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近期出臺的多個政策文件頻頻提及鼓勵建設綜合能源項目等相關內容。業內人士認為,這對于潛在的萬億綜合能源服務市場將是極大利好。
明確推動綜合能源服務
記者發現,國務院近期發布的《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提到,進一步放開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領域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鼓勵公共機構推行能源托管服務。同時,鼓勵建設電、熱、冷、氣等多種能源協同互濟的綜合能源項目。
根據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日前聯合印發的《中央和國家機關能源資源消耗定額》,今年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將完成公共機構能耗定額標準編制。“十四五”時期,國管局將在全國公共機構范圍內推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與能耗定額相結合的節能目標管理方式,推動公共機構全面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此外,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2月份發布的《關于2021年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安排的通知》也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繼續推動公共機構使用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新能源等。
有行業人士表示,公共機構是綜合能源服務落地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在綜合能源服務的各個細分市場中,以政府為客戶的公共機構市場相對具有更佳的項目可行性。上述政策將有效推動公共機構綜合能源服務市場的發展。
綜合能源服務會受到多大的支持?國家能源局去年10月在答復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637號提案——建議加快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發展時,明確表態“將結合‘十四五’能源規劃工作,加快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發展”。
綜合能源服務行業“錢”景如何?
所謂綜合能源服務,實際上并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而是較為籠統的、能夠為用戶提供全方位能源服務的統稱。可以說,在能源服務行業,只要在產業鏈上涵蓋相關服務,都可以被稱之為綜合能源服務。
據了解,其服務內容既包含電力、熱力、燃氣等動力服務,也包含冷暖、環保、節能改造等相關技術服務。而參與主體也多種多樣,從電網企業、燃氣企業到節能服務、基礎設施等企業都爭相進入,以期搶占這一市場蛋糕。
去年9月召開的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高峰論壇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營銷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經國家電網所屬研究機構初步測算,2020—2025年,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進入快速增長期,市場潛力規??赡苡?.5萬億元至0.6萬億元增長到0.8萬億元至1.2萬億元;到2035年將步入成熟期,市場潛力規模約在1.3萬億元至1.8萬億元,巨大的綜合能源服務市場藍??臻g正加速形成。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認為,綜合能源服務也可以為光伏帶來許多新的市場機遇。比如在集中式的光伏方面,可以通過分裝,把水風光等多能互補的一些大型基地作為綜合能源服務的重要發展方向,為光伏開辟一個更大的市場。在分布式光伏方面,工業園區是開展這種服務的一個主戰場之一。
誰涉足了綜合能源服務行業?
近年來,電力企業開啟了從傳統能源供應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謀篇布局的加速度。尤其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為代表,電力行業對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呈“加碼”之勢。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此前的戰略規劃,國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2025年要實現800億元營收,成為行業主要推動者,2030年營收突破3000億元,成為綜合能源服務行業示范引領者。
綜合能源服務成為相關企業轉型的主要方向已成為業內共識。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既是非電企業涉足電力市場的入口,也是電力企業進軍非電力市場的出口。
去年12月,中廣核中電能源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廣核新能源綜合能源服務(深圳)有限公司,隸屬中廣核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這也標志著中廣核集團在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領域的發展大幕正式拉開。
一些民營新能源公司,如協鑫、新奧等也是積極參與者。據了解,協鑫能科的綜合能源管理業務更貼近電力市場服務,依托發電端以及中間的售電業務以及下游的綜合能源服務和儲能能效管理,協鑫能科正試圖打通一條全產業鏈。
綜合能源服務平臺關聯業務同樣成為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們共同的市場著力點。比如百度旗下的度能-AIOT綜合能源共創平臺,基于百度ABC+IOT技術助力工業企業、用能園區等進行深入能源信息化改革。提供用電設備接入、負荷預測、電能質量監測、能效優化等30余種數字能源應用,極大地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提高企業用能安全性,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盡管綜合能源服務市場尚在起步階段,還面臨著成本等一些困難和挑戰,但在碳中和目標下,目前企業開始布局推進,未來市場前景還是可期的。”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