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載地、雄安新區先行發展示范區,啟動區為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服務的綜合管廊項目主體結構基本完工。
雄安新區啟動區規劃范圍38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26平方公里,規劃地上總建設規模2860萬平方米,地下總建設規模700萬平方米,規劃人口規模1萬人/平方公里。
走進位于啟動區的中建二局雄安新區啟動區1210一期項目施工現場,1300余名工人揮汗如雨,正在建設未來城市的“大動脈”——地下綜合管廊。該項目主要包括6.18公里的市政道路和5.04公里的綜合管廊施工。
據項目經理張海龍介紹,該項目的綜合管廊多為四艙管廊,分為2個電力艙、1個水信艙和1個燃氣艙,根據規劃,給水管道、再生水管道、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干線燃氣管道、供熱管道納入綜合管廊。
“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后,可以滿足未來城市能源、電力、通訊、供水的傳輸需求,讓城市上空如同‘蜘蛛網’一般的線纜完全消失。目前,綜合管廊主體結構施工基本完成?!睆埡}堈f。
在中鐵一局雄安新區啟動區C組次干路、支線管廊、給排水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啟動區內目前在建項目唯一一條900多米長的穿湖隧道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該隧道穿越城市水系,連接啟動區城市水系中央溪谷與東部溪谷,預計在7月中旬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據該項目總工程師遲雷介紹,為了減少溫度和應力對隧道的影響,該隧道分為33段,使用防滲混凝土澆筑,運用了多種防水防滲技術,建成后為雙向四車道。
據介紹,啟動區干路系統由城市快速路、組團連接道路和單元集散道路三級組成。組團連接道路形成城市主干路網絡,為“四橫四縱”布局。同時,雄安新區啟動區規劃建設“干線——支線”兩級綜合管廊系統,項目總投資約69億元人民幣。
“在注重功能的同時還植入智能元素,這是啟動區綜合管廊建設的另一大亮點?!敝袊郯布瘓F基礎建設公司起步區和啟動區項目部項目經理王建博稱,在綜合管廊及管線建設中,雄安新區同步布局建設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實體綜合管廊和數字綜合管廊同步規劃建設,將數字綜合管廊融入城市物聯網系統,建立綠色智能建造標準,打造地下管廊“雄安樣板”。
今年以來,啟動區累計進場人數9458人,累計進場機械設備1191臺。
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鵬飛表示,為保證“雄安質量”,中國雄安集團基礎建設公司定期組織項目管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現場查看工程質量,解決施工難點,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優化,同時也為以后的施工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啟動區的基礎設施項目完工之后,相當于把整個城市的框架拉開了,為下一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產業的落地提供了空間。”李鵬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