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隨著國企轉型發展的不斷深入,電力、熱力、燃氣、石油石化等各類傳統能源企業紛紛發力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這個新的藍海市場,正在一步步走向競爭激烈的“紅海”。IESPlaza為此梳理了已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積極發力的那些國有企業。
(來源:微信公眾號“IESPlaza綜合能源服務網” ID:IESPLAZA 作者:IESPLAZA)
2020年1月15日,國家電網旗下國網節能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國網各省電力公司旗下的原省節能服務公司也相繼更名為省綜能服務公司。當前,國網綜能服務集團已與各省綜能服務公司建立資本紐帶關系。
至此,國網綜能服務集團+28家省綜能服務公司(含雄安公司)的國網系綜能超級軍團已經形成,國家電網由此構建起了集團化的綜合能源服務業務作戰體系。
南方電網
南方電網綜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南方電網公司旗下綜合能源業務的主力軍,于2010年12月20日掛牌成立,2021年1月1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被稱為綜合能源第一股。
南網能源的主業為節能服務,在招股書中,南網能源仍將自身定位為一家節能服務公司,與綜合能源服務的概念還存在一些偏差。
南網能源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0.09億元,同比增長33.18%;利潤總額4.73億元,同比增長46.57%。其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工業節能業務、建筑節能業務、城市照明節能業務、綜合資源利用業務。
國家電投
在2020年之前,國家電投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還籍籍無名,但目前,其已成為綜合智慧能源這一全新賽道上奔跑最快的公司之一。
2020年5月20日,國家電投集團綜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2億人民幣,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綜合智慧能源已經成為國家電投集團最重要的增長極。除了國家電投集團綜合智慧能源公司外,國家電投旗下另有數家區域公司在積極開展綜合智慧能源業務,國家電投正在自上而下地把綜合智慧能源作為轉型發展的突破口。
大唐集團
大唐集團正在加快向綜合能源服務產業戰略轉型,積極發展智慧能源、多能互補、儲能、節能等綜合能源服務產業。
大唐集團智慧能源產業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即完成注冊,落地于深圳前海,被定位為大唐集團發展綜合能源服務的主要平臺公司。
國家能投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資產規模超1.8萬億,是全國碳排放量最大的公司,在“碳中和”的目標愿景下,其壓力山大。
國家能源集團電力營銷公司于2020年7月份注冊成立,是國家能源集團發力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主要管理公司。在國家能源集團龐大的組織架構體系中,目前已有多家下屬公司在開展綜合能源服務相關業務,有消息稱,國能國華(北京)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有可能成為國家能源集團旗下最主要的綜合能源業務平臺公司。
華電集團
華電集團旗下的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平臺公司于2021年2月完成工商注冊,華電綜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該公司在原華電分布式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系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和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
2019年5月,華電集團就發布國內同類型企業首個綜合能源服務類行動計劃《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行動計劃》。稱到2020年探索并形成具有華電特色的綜合能源服務模式;到2025年建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體系,成為國內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到2035年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成為國際一流的綜合能源服務商。
華能集團
2019年,華能集團首次提出由發電企業向綜合能源供應商轉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向生產和服務并重轉型,打造一流的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在華能集團官網展示的組織架構中,華能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已經被列入產業公司序列,但該公司目前尚未注冊成立。
在華能集團旗下51家二級單位、460余家三級企業中,目前有個別單位正在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其中華能碳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在綜合能源服務的布局上走在了前列。該公司已經建立了綜合能源管控系統華云慧能綜合能源服務平臺,并建設了數個綜合能源服務項目。
中國廣核
2020年12月,中廣核中電能源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廣核新能源綜合能源服務(深圳)有限公司,隸屬中廣核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
據IESPlaza綜合能源服務網了解,中廣核集團當前正在規劃發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該項業務已被納入中廣核新能源公司的業務范疇,中廣核綜能公司將成為中廣核集團發力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專業平臺公司。
三峽集團
在發電集團新“五大四小”中,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個新的入列者,其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使其與中國廣核集團、華潤電力、國投電力并列為“新四小豪門”之一。
三峽集團的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布局目前以三峽水利和三峽電能兩家公司為主,且均依托于其較為成熟的配售電業務網絡展開,擁有在其成熟網絡區域范圍內的核心競爭優勢。
2020年7月,三峽水利經過重大資產重組,成為三峽集團以配售電為主業的唯一上市平臺,依托其配售電業務的廣泛布局,大力發展面向用戶側的綜合能源服務業務。
三峽電能的發展定位和三峽水利類似,亦宣稱要打造以配售電為核心的綜合能源服務標桿企業,成立5年來,其配售電業務和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已經取得顯著進展。目前三峽電能已被確定為三峽集團智慧綜合能源核心發展平臺和水風光一體化等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業務的重要發展平臺。
華潤電力
在發電集團“四小豪門”中,華潤電力在綜合能源服務新業態上的布局最早。2018年8月,華潤電力設立華潤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成為華潤電力開發綜合智慧能源業務的主要平臺公司。
依托華潤集團在燃氣、電力等領域的深厚資源背景,以及華潤集團的多元化業務結構(地產、醫院、倉儲、物流、希望小鎮等),為其發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支持。
2021年3月,華潤電力發布2020年度業績報告。報告稱,華潤電力已實施了一批能效服務和分布式能源項目,利用華潤集團多元化優勢,與華潤集團旗下公司合作,在化工廠、水泥廠、物流中心、商業樓宇等積極探索分布式能源和降低能耗、提升能效的綜合能源業務。
中國石油
2021年4月,中石油啟動了公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首次將新能源業務提升為第一大業務板塊,與油氣業務并列。
在綜合能源領域,中石油稱,將利用公司現有的油氣礦權資源,開發風光、地熱資源,推動風光電融合發展,向油氣熱電氫綜合能源公司轉型。
中國石化
圍繞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的新戰略,中國石化將推動氫能應用落地的場景鎖定在了綜合能源站上。
在“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規劃建設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實現其由國內最大成品油供應商變身“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的愿景。
中石化正在大力發展氫能、布局充換電站,將傳統加油站打造為“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服務站,滿足未來清潔智能的出行需求。
中國燃氣
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跨區域綜合能源服務商之一,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主要股東為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全資的北京市最大國有企業。
2021年,繼與中石化、中海石油氣電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之后,中國燃氣又與光伏巨頭隆基股份達成合作,探討推進智慧城市、綠色低碳服務機制及儲能、充電、多能互補等新型能源應用場景及產業投資機會。這充分展示出中國燃氣緊跟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致力于推動低碳能源和綜合能源業務發展。
西電集團
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唯一一家以完整輸配電產業為主業的中央企業,是我國最具規模、成套能力最強的中壓、高壓、超高壓、特高壓交直流輸配電設備和其他電工產品的研發制造、實驗檢測和服務基地。
2021年6月5日,西電集團綜合能源智慧服務系統正式發布。本套綜合能源智慧服務系統應用場景廣泛,可為工業園區高耗能企業、商業綜合體等多領域客戶,提供定制化、成套化、差異化的綜合能源服務,為企業用戶提供圍繞多能互補、多源聯合的綜合能源服務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實現區域內能流全景監控、多能互補、綜合能源梯級利用多元化能源供應及多樣化增值服務,幫助企業用戶降低企業用能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能源的多能互補和高效利用。
中國能建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為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全產業鏈服務的綜合性特大型集團公司,具有集規劃咨詢、評估評審、勘察設計、工程建設及管理、運行維護和投資運營、技術服務、裝備制造、建筑材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2021年5月25日,中國能建與京能集團在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及外送、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開展規劃研究合作。
京能集團
京能集團是以“電力生產和供應,熱力生產和供應,煤炭生產和銷售,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能源服務集團,是北京市國資委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注冊資本204億元人民幣。
2019年4月,京能集團旗下京能電力注冊成立北京京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綜合能源分公司,統籌開展公司綜合能源服務業務。
京能集團正加快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加快業務整合與管理融合,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人才隊伍建設,促進集團化管控、專業化經營、精細化管理,促進集團各業務板塊穩健、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深圳能源集團
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6月,1993年9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國電力行業第一家在深圳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業,也是深圳市第一家上市的公用事業股份公司。2007年12月實現整體上市,開創了國內電力公司整體上市的先河。
2020年4月15日,深能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深圳能源綜合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基礎上成立,深能智慧為深圳能源全資子公司,現為深圳能源旗下開展綜合智慧能源業務的平臺公司,深能智慧旗下另有潮州深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廣安深能愛眾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
廣東能源集團
廣東能源集團成立于2001年8月8日,其前身是廣東省粵電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是全國第一家因“廠網分開”電力體制改革而組建的發電企業,2003年更名為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2月18日,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230億元人民幣,由廣東省政府和華能集團分別持有76%和24%股權。
粵電售電是廣東能源集團綜合能源業務板塊平臺公司,負責廣東能源集團購售電業務、電力交易和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開拓和管理。粵電售電成立于2015年7月,為廣東能源集團下屬廣東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是廣東省首批獲得售電資質的企業,注冊資本5億元。2020年度,該公司合同電量已超過500億千瓦時,客戶數量達2500家,市場份額近20%。2020年起,粵電售電開始大力拓展園區智慧和垂直領域的綜合能源服務,推進企業從傳統電能貿易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變。
廣州發展集團
廣州發展電力集團于2012年11月成立,是廣州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電力行業能源項目開發、投資、建設與營運管理,是廣東省三大國有電力企業之一,也是廣州市最大的國有電力企業。
2020年9月,廣州發展電力集團(持股70%)聯合廣州恒運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廣州大學城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持股10%)合資成立了廣州綜合能源有限公司,著力發展綜合能源業務。目前該公司正在開發廣州金融城起步區大型綜合能源項目。
2021年6月10日,廣州發展發布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定增不超過60億元,用于城市燃氣項目、綜合能源服務項目、新能源項目以及償還銀行貸款。
皖能集團
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安徽省政府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是省政府授權的投資經營機構和國有資產投資主體,負責省級電力、天然氣及其它能源建設的資金籌集、投資管理工作,并對建設項目進行資產經營和資本運作。
2020年,皖能集團完成營業收入230.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1.22億元,截至年末總資產569億元、凈資產347億元。控股電力裝機容量(含在建)953萬千瓦,權益容量1200萬千瓦。建成天然氣支干線管網1500千米,遍布全省、聯通南北的天然氣管網格局已基本建成。已投產垃圾發電站14座,在建5座。集團公司全資和控股二級子公司12家,其中兩家上市公司。目前,皖能集團已形成了電力、天然氣、金融三大產業互動協同發展,煤炭物流、新能源、電力生產服務等行業提供有力支撐的良性發展格局。
皖能集團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優化增量資產,提升存量資產,堅持清潔能源發展戰略,推進集團公司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傳統能源產業向清潔能源產業轉變,努力打造成為優質綜合能源服務商。
陜西地電集團
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是省屬大型國有企業,注冊資本100億元,承擔著省內9市70個縣(區)的供電任務,業務范圍涉及電力供應及其相關服務、綜合能源服務、資本運營等領域,是陜西電力市場的重要主體和能源產業的新興力量。
2019年12月27日,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陜西綜合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推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
陜西地電集團作為一家陜西省屬大型國有企業,其與國家電網旗下的陜西省電力公司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陜西省電力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轄有發供電單位12個、輔業單位12個、其它單位8個。陜西地電集團則為榆林市等9市66個縣(區)供電,管轄除陜西省電力公司下轄范圍外的各縣電力局。
重慶能源集團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由原重慶煤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建設投資公司、重慶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于2006年整合組建而成,是重慶市集能源投資、開發、建設、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大型能源企業。
2021年3月12日,重慶能源集團投資設立的重慶能投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在重慶高新區完成登記注冊,這是重慶能投首個專業化從事綜合能源服務的平臺公司。該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將致力于打造成渝地區一流的綜合能源服務企業,主要圍繞能源供給、能源替代、能源結構調整、能源儲存、能源技術升級和能源貿易,助力推動重慶能源供給結構調整、降低重慶市煤炭依存度和早日實現碳平衡。
浙能集團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以原浙江省電力開發公司和浙江省煤炭集團公司為基礎組建而成的省級能源類國有大型企業,主要從事電源建設、電力熱力生產、煤礦投資開發、煤炭流通經營、天然氣開發利用、能源服務和金融地產等業務。浙能集團于2017年成立浙能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為用戶提供售配電和綜合能源服務。
中核集團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2018年1月31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核集團旗下控股公司新華水力發電有限公司的定位已轉型為“為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奉獻力量的綜合智慧能源運營商和一體化方案提供者”。公司將從“發輸變配用”單一運營模式向“源網荷儲用”綜合能源服務模式轉變,不斷向以電為中心的多元化綜合能源運營商和一體化方案提供者的目標邁進,實現轉型升級,成為國內一流的綜合智慧能源企業。
吉電股份
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制的上市公司,主要業務涉及火電、供熱、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生物質能、氫能、儲能、電站服務等領域,通過多種能源優化組合,實現“電熱冷汽水氫儲”多能互補、“源網荷運售”互聯互動,為用戶提供定制化高品質的供能服務,降低用能成本,打造新的用能體驗。
吉電股份正打造以吉林省為根據地、全國發展的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為用戶提供高品質供能服務。近年來,吉電股份在磐石市、吉林市、白城市等省內多地成立智慧能源子公司,加快推動公司綜合智慧能源發展步伐。
建投能源
河北建投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月18日,是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重要的境內資本運作平臺,是河北省的能源投資主體,主營業務為投資、建設、運營管理以電力生產為主的能源項目。
截至2020年末,建投能源擁有控股發電公司12家、售電公司1家,參股發電公司12家;公司控制運營裝機容量915萬千瓦,控制在建裝機容量70萬千瓦,權益運營裝機容量922萬千瓦。“十四五”時期,公司將順應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力爭到“十四五”末,將公司打造成為清潔化、協同化、高效化、智能化、國際化的國內一流綜合能源服務商。
上海電氣
上海電氣憑借在裝備制造領域的經驗,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積極轉型,形成了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三張名片,旗下多家企業結合自身業務積極向綜合能源服務拓展。
上海電氣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分布式能源規劃設計平臺DES-PSO、綜合能源智慧管理平臺等產品,是上海電氣集團旗下最貼近綜合能源服務概念的子公司。
贛能股份
江西贛能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江西省投資集團公司和江西省電力公司共同發起設立,1997年11月發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范圍為火力、水力發電,節能項目開發,鍋爐安裝及維修等。自上市以來,公司通過內部整合、積極鞏固以及穩定發展三個階段,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水火并舉、以電為主的多元發展格局。
2020年,贛能股份積極參與江西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完成對其5.5%的參股注資,提高了公司在江西電力市場交易地位;上饒增量配電網項目建設得到高效推進,項目公司上饒贛能配售電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園區配電運營和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邁出重要一步。確立了以創新驅動“傳統發電型企業”向“綜合能源服務企業”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
陜鼓集團
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68年,現已從一家單一的傳統工業設備制造商成功轉型為綜合能源系統服務商。
在陜西臨潼工業區,陜鼓于2017年6月建起了能源互聯島全球運營中心,這是從能源生產、輸送、配給、轉化和消耗五個方面,構建的一套完整的能源體系,具有‘供給側、需求側、技術側’的互聯三特征,這與綜合智慧能源的概念不謀而合。
陜鼓能源互聯島正以互聯網思維和方法構建新一代多能流集成的綜合能源系統,為智慧綠色能源方案在供給側與需求側互聯、互享、互為市場、互為資源提供技術硬核。
平高集團
平高集團設立有平高集團有限公司綜合服務分公司,其綜合能源服務業務聚焦源網荷儲協同、能效提升等4大業務領域,服務于電網、企業、公共事業及居民用戶,開展商業模式創新與規模化工程應用。已經成功應用能效托管、租賃、EMC、EPC等模式,累計建成項目50余項,終端用戶突破2000家。
截止2020年底,平高綜合能源業務規模突破180億元,在上海、浙江等13省、直轄市設立實體服務基地,用戶覆蓋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170多個縣區;擁有高端研發人員30余人、核心骨干100余人;擁有能源管控系統等核心產品12種、樓宇用能優化等平高特色解決方案8項;與華為、清華大學等知名企業、高校開展研發協作,與16個省、市電力公司、21個省市綜合能源服務公司、47家設計單位、82家施工單位及超過200家設備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事實上,正在涉足或已經布局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領域的國有企業并不止上述這些“先行者”。在“雙碳”戰略目標的驅動下,將有越來越多的從事傳統電力與能源行業的國有企業不可避免地進入這一領域,國有企業在資本、人才、技術和產業鏈方面的相對優勢,將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產業更加規范、快速地發展,而“紅海”也終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