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近年來,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張,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英、德等國的數字經濟GDP占比超過60%,居主導地位。目前,我國正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隨著數字經濟向能源領域加速滲透,能源行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作為一種應運而生的新經濟形態,能源數字經濟將為傳統能源行業的產業升級、業態創新、服務拓展及生態構建注入新動能,在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持續發力,提升能源高質量發展水平。但同時,能源數字經濟是新興事物,在社會生產中需政府、企業等多主體共同參與,逐步發揮出其蘊含的巨大潛力。
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相融并進
當前尚未有關于能源數字經濟的明確定義,理論和實踐仍在不斷探索中。基于數字經濟內涵及能源系統發展的一般規律,提出能源數字經濟的基本概念:能源數字經濟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現代能源網絡和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能源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形成協同、創新、綠色、高效的經濟形態。
能源數字經濟是在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深度融合形勢下形成的對能源的新認知體系。數字革命正加速從信息技術時代向與傳統行業和領域進行融合的運營技術時代邁進,這也成為推動能源發展模式轉變的驅動力。能源數字經濟是對能源問題認知維度上的升級,超越目前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體系,是能源在數字經濟中映射形成的新形態。
能源數字經濟是數字經濟為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目標所構建的融合技術驅動、組織變革、商業模式創新的新方法體系。數字經濟在能源領域中的實踐應用,首先是在能源生產、輸送、交易、消費及監管各環節及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全方位“嵌入”,引領能源技術及產業變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同時,催生去中心化的組織、開放的商業生態系統、能源的互聯網思維、全鏈接的能源生態圈等顛覆性的能源新形態及相應的方法思路形成。
能源數字經濟是數字經濟在解決能源轉型變革發展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新應用體系。能源數字經濟會對能源領域的“存量問題”給出新的解決方向,如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能源行業和能源企業效率效益,利用區塊鏈技術重塑能源領域的生產關系;也會支撐能源領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增量價值”,如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優勢,將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為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
我國能源產業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三大變革”(優化布局推動新能源可持續發展;下大力氣促進天然氣消費與生產;培育壯大以多能互補系統集成優化、互聯網+智慧能源工程為代表的新業態)是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轉變發展方式、優化能源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重要內容。能源數字經濟通過能源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帶來“能源”和“數據”兩大要素的深度融合,進而將全面重塑能源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等多個領域,在推動能源“三大變革”中發揮獨特優勢。
實現供應模式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長期以來,我國能源系統整體供給質量不理想,可再生能源消納、能源供給結構不夠優化等問題突出。能源數字經濟通過智能化數字技術,將有效推動能源生產和供應模式多元化,提高能源系統中清潔能源的比例。同時,依托數字經濟技術構建能源數字交易體系,將提升能源信息透明度與流動性、完善能源市場體制,并推動分布式能源、虛擬電廠等多種市場主體參與其中。
實現發展模式從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隨著社會對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粗放式的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將難以為繼,能源行業亟需全面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本產出率和全要素生產率。能源數字經濟實現了能源生產要素與數據生產要素融合,通過數據要素的充分流通和使用,帶動能源系統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而且,隨著要素市場化配置逐步完善,將使資源要素在市場作用下流向更有效率的領域,扭轉能源產業粗放型發展模式。
實現發展理念從投入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長期以來,能源產業發展一直依靠物質、資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發展后勁不足、創新活力不夠。能源數字經濟通過工業互聯網與能源系統融合,使傳統能源系統運行與管理模式向高度智能化、精確化和標準化轉變,推動能源系統各環節互聯互動,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共商共建,同時,促進業態創新、模式創新,不僅實現能源產業鏈向中高端升級,也將帶動能源及其關聯產業成為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