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保障能源安全,重要一環是保障油氣供應安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能源安全”和“綠色轉型”成為熱門詞匯。把保障能源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努力多找油氣資源,推進增儲上產,同時,積極謀劃綠色轉型,這對油氣企業來說,既是壓力,也是機遇,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年全國兩會,能源安全再次成為政府工作報告里的熱點詞匯。油氣安全穩定供應關系著國計民生,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起著重要作用。油氣行業如何統籌好能源轉型與能源安全的辯證關系,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動能源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能源圈”熱議的話題。
夯實基礎保障能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六穩”“六保”重要性,提出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實施糧食、能源資源、金融安全戰略。在此背景下,進一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成為石油石化企業發展的必要遵循。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原董事長王宜林的提案為《碳中和目標下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認為油氣企業應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上作出應有貢獻。
“在全球低碳化轉型浪潮中,油氣供應安全仍是我國能源安全的一項短板,主要面臨三方面挑戰:在快速能源轉型中可能會面臨中短期油氣供應不足風險,全球能源地緣政治格局博弈加劇,國際油氣合作增添新的困難和壓力。”王宜林分析。
“繼續加強國內的油氣勘探開發活動,努力提高國內石油天然氣產量,盡快扭轉油氣進口數量不斷上升的局面,降低石油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保障我國的能源和經濟安全,這是我國油氣企業的主業,是我國油氣行業未來相當長時間的工作重心,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王能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實現碳中和,首先必須碳達峰,其必要的過程是減少煤炭的消費。石油,尤其是作為清潔低碳能源的天然氣要替代煤炭,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石油和天然氣仍將會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石油天然氣行業仍將繼續發展。即使全球實現碳中和后,石油和天然氣仍會被用作能源的同時,可能更多地會被用作化工、紡織等原料,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預言石油天然氣行業是夕陽產業,還為時太早。”王能全表示。
加快推進頁巖油勘探開發
近年來,作為我國石油增儲上產的重要戰略資源,頁巖油成為石油企業勘探開發的重點領域。
日前,國家能源局召開2021年頁巖油勘探開發推進會,全力推動頁巖油勘探開發。國家能源局表示,下一步要加強頂層設計,將加強頁巖油勘探開發列入“十四五”能源、油氣發展規劃;聚焦科技創新關鍵問題,深化地質基礎理論研究,攻關適應頁巖油勘探開發的新技術新裝備;落實資源保障,查明我國頁巖油發育特征及富集規律;強化管理方式創新,探索頁巖油勘探開發領域融資新模式;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頁巖油綠色開發。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勝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勝利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建議,把頁巖油資源作為未來石油接替重要陣地,全方位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我國頁巖油盡快實現商業開發,進一步提高國內油氣自給能力。
“建議出臺頁巖油勘探開發補貼政策,設立國家頁巖油風險勘探基金,從國家層面組織相關企業、高校開展聯合科技攻關,將頁巖油勘探開發關鍵技術納入國家油氣科技重大專項,建設頁巖油先導試驗區和攻關示范區,同時在用地、用水、資源稅費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力爭早日實現戰略性突破。”孔凡群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兩井區塊國際合作項目中方經理、聯管會代表王廷雙建議,應著力解決頁巖油勘探開發專業設備研發與人才隊伍儲備不足等問題。
“應加大頁巖油科技攻關支持力度,建立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技術體系,聯合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政企校合力培養相關人才隊伍。同時,設立專項基礎理論研究學科,在重點石油高校開設非常規油氣資源基礎學科,加強人才專項培養、定向培養,保障人才接替;組織開展頁巖油資源評價工作,重點突破陸相頁巖油甜點預測技術等地質理論研究。”王廷雙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