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力物聯網20年
一段時間以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備受關注,其展示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構成了最具活力的經濟體。2018年以來,沈陽已涌現出國家及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2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1戶,為引導更多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今起,市工信局聯手本報開設“‘專精特新’企業在沈陽”專欄,擬對10戶優秀企業進行系列報道。
5月28日,記者從沈陽市相關部門獲悉,遼寧達能電氣集團生產的“光纖監測產品”成功打進南美洲智利市場,這讓達能電氣光纖傳感器產品在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也擁有了國際市場的亮眼業績。
“從電纜經銷商到電纜智能監測,再到城市智慧建設主力、行業引領者,達能電氣用了20年時間。”談及企業發展歷程,達能電氣創始人、董事長高藝深有感觸地說。
瞄準行業痛點
電纜經銷商向智能制造商轉型
2002年,達能電氣成立。高藝同時也意識到高壓電纜面臨著技術和市場的嚴重挑戰,發展前景不明,他開始有了“轉型升級”的強烈愿望。經過深入客戶,咨詢行業專家,他瞄準了一個行業痛點——高壓電纜監測。當時,高壓電纜因面臨絕緣老化導致溫度升高而引起火災等事故時有發生,客戶特別需要提供這樣的解決方案:能夠對高壓電纜實時監測及快速診斷,并把故障及時準確的預警出來。同時市場調研顯示,這種現在稱為智能監測的設備,在國內是空白,國外也僅有少數國家剛剛出現。這是一條填補行業空白,充滿風險和挑戰,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有著創業激情的高藝異常興奮,他果斷出手并組成攻關隊伍進行技術攻關。
一年后,中國第一臺光纖監測設備在高藝團隊誕生。此后,經過連續三次迭代,光纖監測設備技術逐漸完善,不僅能感知電纜溫度變化,還可對隧道防水、隧道沉降、有毒有害氣體等進行監測,搶占了光纖智能監測高地,首臺應用于遼寧國網公司,即好評如潮,并實現每年銷售百余臺。至此,達能電氣實現了電纜經銷商向智能制造商的成功轉型。
追求沒有止境 科技型企業向高科技創新企業升級
技術出身的高藝不滿足于此,他對技術追求沒有止境。他提出了建立“1米寬100米深”企業“護城河”技術發展戰略,即在“小口徑”電纜智能監測細分市場做透技術。達能電氣聯合東北大學、省電力科研院等相關部門,形成產學研用聯盟——“光電測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電力物聯網數據工程研究中心”“沈陽市電力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包括博士團隊在內的研發隊伍,以每年占銷售收入10%的強投入用于研發,累計研發投入近億元;聯合優秀企業采取多種形式合作,構建了技術不斷迭代并始終保持全球先進的研發矩陣……達能電氣在“100米深”下足了功夫。近年來,達能電氣每年都能推出3個以上發明專利,累計專利超百個。至此,達能電氣由科技型企業向高科技創新企業實現了成功升級。
持續領先 深耕“專精特新”不停歇
20年的努力,達能電氣“光纖監測產品”形成了地下電纜和架空電路傳輸兩大系列8大拳頭產品。因為技術一直領先行業,達能電氣智能電纜監測系統成了行業最具競爭力的產品,產品不僅廣泛應用于國家電網等客戶,并走俏于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完成了包括北京冬奧場館、西昌發射基地、廈門鼓浪嶼旅游勝地等在內超千個項目,成為中國“光纖監測”領導品牌、物聯網領域智能監測專家。
企業贏得了行業領導地位的同時,也增加了橫向發展實力。目前,達能電氣的業務已從電纜監測擴展到石油管線、城市地下空間監測等領域。
“我們將繼續專注于國內領先的能源物聯網研發,堅定不移地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讓中國能源行業物聯網的領航者實至名歸!”談及未來,激情高昂的高藝如是說。